移至主內容
 

明代四大奇書作者謎題:四大奇書作者身分考據

 

Submitted by chuersong on 週六, 10/27/2018 - 11:19

《風櫃來的人》:從澎湖到高雄打拼的阿清 (鈕承澤飾演)

 

【楚爾秀電影評論與音樂欣賞】

《風櫃來的人》(The Boys from Fengkuei)是1983年由侯孝賢導演的社會寫實電影,這也是侯孝賢首次展現自我執導風格的劇情長片。本片起因是編劇朱天文推薦侯孝賢閱讀《沈從文自傳》後,侯孝賢突破原先的導演框架,造就出個人的長鏡頭敘事與寫實風格,而「固定鏡位」、「長鏡頭美學」與「空鏡頭」成為侯孝賢導演的獨特風格。 《風櫃來的人》拍攝地點以澎湖與高雄為主,故事內容描述三個青少年阿清(鈕承澤飾)、阿榮(張世飾)、郭仔,在澎湖風櫃漁村間過著遊手好閒到處遊蕩的日子,三人在做兵前離鄉背井到高雄鹽埕、鼓山及旗津討生活,從鄉下進入都市後的徬徨無措。整個故事以男主角阿清的觀點透視青少年的成長煩惱,故事原型其實是侯孝賢個人青少年回憶的片段組合,由於本片拍攝手法非常寫真,同時記錄了1983年台灣社會當時的真實樣貌。

 

1983年《風櫃來的人》電影紀錄當時的高雄

 

侯孝賢是出生於廣東梅縣的客家人,他的青少年時期是在高雄鳳山成長,對於高雄鳳山、鹽埕、鼓山及旗津有著特別的感情,而同一時期的楊德昌導演亦是廣東客家人,楊德昌與侯孝賢兩人同為台灣新電影代表導演,但楊德昌則是在台北市成長。由於侯孝賢與楊德昌的成長背景不同,侯孝賢的電影帶有濃厚台語味的風格,但楊德昌的電影則是反映台北市都會的風格,很明顯非天龍國與天龍國的差異。 我小時候聽到《風櫃來的人》還以為是冒險片,因為那時候《法櫃奇兵》很紅,不過《風櫃來的人》勉強算是青少年冒險片,從澎湖冒險到高雄。澎湖的緯度大概位在雲林與嘉義的交界,澎湖與高雄的直線距離有130公里,坐船也要90分鐘。說到澎湖一般直覺就會想到潘安邦的著名民歌《外婆的澎湖灣》、張雨生及《風櫃來的人》。

 

 

1983年《風櫃來的人》電影導演侯孝賢

 

風櫃的真正的地理位置是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,「風櫃聽濤」為澎湖知名的景點,依據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介紹:風櫃里位於風櫃半島的尾端,澎湖當地人稱呼「風櫃尾」。聚落南岸的玄武岩柱狀節理十分發達,因為波浪侵蝕造成狹長的海蝕溝,海蝕溝的底端又被侵蝕成海蝕洞,再由海蝕洞順著節理縫隙形成一個通到地面的小孔,每遇南風漲潮時長浪順著海蝕溝灌入,海蝕洞內空氣受擠壓,海水由縫隙噴出,發出呼嘯聲,猶如鼓風爐的聲音一般。

 

風櫃國小學員介紹澎湖景點風櫃洞

 

《風櫃來的人》是侯孝賢與朱天文共同策畫的故事,內容是由侯孝賢口述定調,再由朱天文寫成小說(1983年7月28日完成),《風櫃來的人》的小說收錄在《朱天文中短篇作品》。由於侯孝賢是編劇出身,小說與劇本對他而言並無太大區別,應該說侯孝賢對於小說與劇本可即時互通。依照朱天文的說法,小說是給侯孝賢閱讀氛圍,而劇本才是給演員看。之後侯孝賢與朱天文合作的電影,《冬冬的假期》、《童年往事》、《戀戀風塵》都是先有小說後有劇本。

朱天文是台灣文壇才女,寫作文筆頗有張愛玲的神韻,主因朱天文出生於文學世家,其父朱西甯是台灣的軍旅作家,其母劉慕沙是日本文學的翻譯名家,且師承易經大師胡蘭成。1965年朱西甯獲得中國文藝協會頒贈的中國文藝獎章小說獎,與段彩華、司馬中原同為當時軍中作家的代表,號稱鳳山三劍客。胡蘭成是個曾經八次婚娶的風流文人,他也是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,胡蘭成並把他與八個女人的風流往事寫成《今生今世》。 1944年,24歲的張愛玲與胡蘭成交往結婚,正是張愛玲寫作的高峰,她連續寫了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等八篇小說。1947年張愛玲與胡蘭成兩人離異後,張愛玲痛恨胡蘭成,1950年寫了短篇小說《色,戒》,1978年在《中國時報》「人間副刊」問世,之後收錄在《惘然記》的張愛玲短篇小說集。《色,戒》故事描寫抗戰期間的上海,一群進步青年為刺殺漢奸特務頭子易先生,而小說男主角易先生便是影射胡蘭成。

李安在2007年將《色,戒》拍成電影,獲得2007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第44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。 1974年朱西甯為寫作《張愛玲傳》,帶著全家拜訪在中國文化大學講學的胡蘭成,朱西甯安排胡蘭成住到其景美家的隔壁,雙方來往密切。1975年,胡蘭成因為在汪精衛政府工作的往事,被指為漢奸,喪失在中國文化大學的教職。朱西甯邀請胡蘭成住到自家家中講授易經,包括作家鄭愁予、蔣勳、張曉風、管管、袁瓊瓊、曹又方、苦苓、渡也、向陽、楊澤、蔣曉雲、履疆等都聽過胡蘭成講課。朱西甯並且請胡蘭成指導三個女兒朱天文、朱天衣、朱天心的國學及寫作,朱天文三姊妹遂成為胡蘭成弟子。由於朱西甯親近胡蘭成,最終被張愛玲斷交。 張愛玲於1955年赴美國定居,1967年張愛玲第二任丈夫過世,1973年張愛玲定居加州洛杉磯後,深居簡出,不受外界採訪。張愛玲晚年只在研究《紅樓夢》,並將清代上海作家韓邦慶的小說《海上花列傳》(其對話皆用蘇州方言寫成文言小說),翻譯成普通話小說《海上花》,以及寫作她的最終作品《小團圓》。張愛玲1995年死後直至2009年才發行《小團圓》,而小說男主角邵之雍也是影射胡蘭成。

台灣作家三毛的名作《滾滾紅塵》電影劇本,劇情參考張愛玲與胡蘭成經歷改編,男主角即是影射胡蘭成。胡蘭成或許可謂最佳負心漢代言人。侯孝賢在1998年也將《海上花》拍攝成電影,並在第35屆金馬獎中獲得評審團大獎。 侯孝賢與朱天文的合作起源,1982年朱天文在報紙投稿5,000字《愛的故事》,侯孝賢很喜歡這個故事,立刻打電話向朱天文購買版權拍電影。朱天文是剛出道的作家,也不清楚電影產業,就因為侯孝賢的邀請成為電影編劇。《愛的故事》後來改名《小畢的故事》,因為《小畢的故事》票房不錯,才有下一齣電影《風櫃來的人》。

《風櫃來的人》的背景配樂是小提琴協奏曲《四季》的冬季,曲調強烈,寒冷蕭瑟,萬物沉靜。《四季》(義大利語:Le quattro stagioni)是義大利音樂家安東尼奧·韋瓦第在1723年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,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。《四季》每個季節有三個樂章,共有十二個樂章,而冬季三個樂章從不太快的快板->廣版->慢板結束。韋瓦第的《四季》音樂,主要是旋律動人,意蘊深遠,適合做各種生命情境的註解。原本《風櫃來的人》的背景配樂是由李宗盛以流行樂曲作配樂,後來侯孝賢請楊德昌替《風櫃來的人》重新配樂,才改用韋瓦第《四季》的冬季。 《四季》(義大利語:Le quattro stagioni)是義大利音樂家安東尼奧·韋瓦第在1723年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。這也是韋瓦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。韋瓦第全版本《四季》演奏時間約 40–43分鐘,其中《冬季》演奏時間9分鐘。《冬季》 編曲如下: Concerto No. 4 in F minor, Op. 8, RV 297, "Winter" (L'inverno) F小調第四協奏曲,Op. 8,RV 297,《冬季》("L'inverno") Allegro non molto (不太快的快板,in F minor) Largo (廣板,in E♭ major) Allegro (快板,in F minor)

Vivaldi Four Seasons: Winter - 韋瓦第小提琴曲《冬季》
Moldovan Violinist Alexandra Conunova (摩爾多瓦小提琴家亞歷山大.科努諾瓦)

 

《風櫃來的人》的故事可分為三個部分:澎湖少年打架事件;阿清、阿榮、郭仔到高雄及黃錦和與小杏之間的男女問題;阿清懷念死去的父親,最後以做兵大拍賣結尾。其中男配角黃錦和(庹宗華飾)與女主角小杏(林秀玲飾)的愛情關係,逐漸演變成阿清對小杏的暗戀。《風櫃來的人》小說有個八股橋段,就是小杏為黃錦和墮胎,阿清則扮演工具好人,這個橋段即使到了2010年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》、2014年《同桌的妳》還是有編劇重複使用。《風櫃來的人》小說大部分情節都有在電影劇情呈現,但電影沒有演出墮胎橋段。

說到鈕承澤、張世、庹宗華就讓人想到國光幫,由國光藝校畢業演員的組合,而林秀玲也是國光幫一員。在校期間,庹宗華是學長,鈕承澤、張世、林秀玲是學弟妹,庹宗華和林秀玲在校是情侶。沒想到《風櫃來的人》拍完,庹宗華去做兵,鈕承澤橫刀奪愛搶了林秀玲做女友,庹宗華憤而與鈕承澤絕交,三人現實生活竟然替《風櫃來的人》演出續集。鈕承澤後來當導演,2010年拍電影《艋舺》,特別請林秀玲與自己一起演夫妻,共續螢幕情緣。林秀玲於2000年後改當電視演員,演出三立八點檔本土劇,主要電視作品有《台灣阿誠》、《雪中紅》。

 

 

《風櫃來的人》:澎湖少年海邊戲水圖

 

《光陰的故事》、《小畢的故事》、《風櫃來的人》是台灣新電影浪潮的三部開山作品。《風櫃來的人》更是侯孝賢導演從商業片導演轉型藝術片導演的轉型作品,楊德昌的《海灘的一天》與侯孝賢的《風櫃來的人》都不算是成熟電影作品,而是導演青澀嘗新而發掘新天地的重要轉折,侯孝賢謙虛表示若是先看過《海灘的一天》,《風櫃來的人》可以拍得更好,其實兩部片都是同時期拍攝,兩位導演事前也沒交流拍片方式。 中國獨立電影導演與編劇賈樟柯對《風櫃來的人》讚譽有加,1983年《風櫃來的人》是啟蒙賈樟柯拍攝1997年《小武》、2000年《站台》等社會寫實電影的起源。《風櫃來的人》榮獲第6屆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影片、《冬冬的假期》榮獲第7屆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影片,而《小武》榮獲第20屆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影片、《站台》榮獲第22屆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影片。賈樟柯與侯孝賢也因參加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成為好友。

《風櫃來的人》有兩個有趣的場景:其一好笑劇情是侯孝賢頂著爆炸頭飾演阿榮的姊夫打麻將,後來阿榮的姊姊要打發阿清、阿榮、郭仔,於是拿錢給他們去看電影;接著其二好笑的劇情是他們本來要看歐洲電影,結果變成在七賢大樓看歐洲風景畫。 相較《童年往事》與《戀戀風塵》,侯孝賢比較喜歡《風櫃來的人》,因為童年往事太過久遠,而戀戀風塵是吳念真的初戀故事,至於風櫃來的人,其實反映侯孝賢的青春年少狂想回憶,還有阿清、阿榮、郭仔飆髒話,只有「過癮」一詞可形容,難怪侯孝賢會說拍攝《風櫃來的人》是很過癮的事。

 不過,對我而言,電影《風櫃來的人》讓我想起那久遠之前念小學的往事,撞球、公賣局、平交道、國光號,及消失在時光裡的老電影院。

 

 

#Chuersong編輯推薦

 

Chinese, Traditional